当前位置:主页 > 故事会阅读 > 故事大全 >

[传奇故事] 开封灌汤包(2)

类别:故事大全 | 来自:网络整理 | 发布时间:2019-12-25 | 人气值:


  
  下一步,应该不会再找王老七什么麻烦了,不。马四爷最信奉的是老佛爷西太后的一句名言:“你让我一时不高兴,我就让你一辈子不高兴!”你个王老七刚刚到北京天子脚下混饭吃,就敢不买我的账,那日后你还不成了精?我怎么地也得把你搞垮了!
  
  怎么搞垮王老七,最好就是北京城再开一家开封灌汤包子铺。可是,从明朝到大清,北京城这不才开了第一家灌汤包子铺吗?到开封请一家来不是那么容易的,没有第二家。那就找他王老七的麻烦,挤兑垮他。可是,北京城的老百姓也不是好惹的,他们现在吃惯了这开封灌汤包子,你要是光天化日之下找王老七的麻烦,那就是给自己找麻烦。马四爷思来想去,就打算将王老七做包子的秘密拿过来,然后再自己找人开一家这灌汤包子铺。但是他知道,但凡有一手绝活儿的店铺,都把商业秘密视为身家性命,命可丢,手艺决不外传。王老七也是。他虽然雇了工,包括捏包子的,跑堂的,可是在拌馅这一关键口,他都是自己动手,而且不让外人进去看。
  
  马四爷在北京四九城混了半辈子,哪路人没交过?什么难关没经过?他找到了顺天镖局,花大价钱请了个武林轻功高手,要他悄悄地蹿上王老七的后厨房,揭开他屋上的瓦,将他做灌汤包子馅的秘密偷看来。
  
  那武林高手于是悄悄潜入王老七的家,轻轻地上了房。他也真是高人,在房上走来走去,竟没有发出一丁点声响。可是呀,就在他刚刚揭开房上的一片瓦时,房内突然响起了一阵“钉铃铃”的铃铛声。武林高手再一看,天,自己手上的瓦片下竟牵着一根细细的丝线,而丝线连着房里的铃铛。此时,房内的王老七已经冲出了房,站在院子里冲房上高声喊:“哪个贼人,竟跑到我家房上来行窃?”吓得那武林之人施展轻功,“嗖”地溜了。
  
  马四爷一计不成,也顾不上什么了,让手下人去王记包子铺找茬儿,不是在包子里吃出臭虫了,就是在酸梅汤里喝出虱子了。可是,那王老七遇到这事儿,不急不恼。他赔着笑脸,不仅全免单,而且还送上一点小钱。马四爷听说了,就冷笑说,我倒要看看你王老七能抗多久?
  
  探得包子秘诀,
  
  岂料黄雀在后
  
  话说这王老七虽然处处提防,可是也感到身心疲惫。他没有料到,到这天子脚下谋生也是这么难。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早早为媚娘寻个好人家,早早地将她嫁出去,他马四爷也就可以死了这份心了。这不,王老七至今还不知道刘将军已经死了。
  
  这天中午,正是饭口时分,店内人多得都站着等座了。王老七在店内巡视。就这当口,突然有一个老太太趔趔趄趄从外面走进来,还没等人上前扶她一把,她就“砰”,重重摔在地上。这下子王老七乱了分寸,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就见有个青年男子分开众人,上前给老太太把脉,还对王老七说:“掌柜的,没大事儿!”说着,用右手死死地掐住老太太的人中穴位。不消一会儿,那老太太长长地叹了口气,缓了过来。那青年背上老太太出了店铺,招手叫了辆黄包车,给了车夫点钱,让他把老太太送回家。
  
  王老七对那青年感激不尽,忙要把他让进雅间,可那青年执意不肯,说我吃几个包子还得去干活呢。这一说话,王老七就听出来了,青年男子也是河南人。一问,果不其然,这青年男子是许昌人,姓袁,叫袁纪仁,来北京城三年了,在一家老中医那儿学习医道。
  
  打这以后,这袁纪仁经常到包子铺吃饭。这天,王老七就硬拉着袁纪仁喝两盅,王老七和他一聊一说,就动了心思,忙冲里面喊媚娘,说给我们上两碗酸梅汤解解酒。那媚娘一进来,袁纪仁就慌乱得不行。媚娘看到袁纪仁,也是脸“腾”地红了。当媚娘出去后,王老七就把话挑明了。袁纪仁一听要招他当女婿,倒地便磕头,说:“岳父大人受我一拜!”
  
  王老七说,我家媚娘嫁给你可以,但有一条,我就这么一个姑娘,我不愿意她远走高飞,我想招个上门的,你可愿意?袁纪仁说,我父母早就双亡,我是独身一人,任凭岳父大人定夺。
  
  王老七真是高兴啊,待打烊后对家里人一说,他的两个儿子表示这事儿太草率了,还说和袁纪仁只是一面之交,怎么也得去查访一下他的家呀。
  
  王老七急了,说,查什么?他家里都没人了,查谁?再说,那天他侠肝义胆的举动是我亲眼所见,难道假了不成?再说,这不成,那不成,难道真的要把媚娘推到刘将军那儿才行?俩儿子一听,也是这么个理,就不再说什么。俗话说,择日不如撞日。王老七很快就让袁纪仁和媚娘成了亲,小夫妻就住在王老七家,恩爱无比。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夏天。袁纪仁自打和媚娘成婚后,就没再去老中医那儿,在王记包子铺帮助打理。可是,他多少次走到后厨时,都被王老七笑眯眯地拦住了。
  
  这一天午后,大太阳把人烤得能出油。连树叶都打蔫了。王老七一家照例午休,睡一小觉,好攒足了精神在下午再干活。袁纪仁睡不着就走出家门,信步往城内西边溜达。
  
  西边是和平门城楼,再往西就是宣武门城楼。袁纪仁是顺着琉璃厂往西走的。这琉璃厂两边都是古玩字画店,百年老店,古色古香。在这大夏天,一进去就显得特别凉爽。袁纪仁拐进了一家店铺,径直往里走。这时打里面走出一个人,笑眯眯地迎住了他。他不是别人,就是马四爷!
  
  二人一落座就直切主题。那袁纪仁得意洋洋地说:“爷,您老这招儿真高!我不仅睡了那小娘们儿,还探得了灌汤包子的秘密。”
  
  马四爷也不插话,支起耳朵只管听。那袁纪仁说:“您猜这灌汤包子为什么要配上酸梅汤,其实,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灌汤包子为什么出在开封,因为开封曾是大宋朝的国都。”
  
  马四爷不耐烦地说:“你别老给我绕圈子!”
  
  “是。灌汤灌汤,为什么能在包子里灌进汤?就是因为他王老七是把肉冻包在包子里。他熬出了肉冻,然后切成一方方小丁块,包在包子里,待蒸熟了一咬自然满嘴流油。可是,冬天弄肉冻好办,夏天怎么办?他就只能用冰,用冰把肉汤降温成肉冻。这冰可不是到处都有的,只有当年开封国都,给皇家解暑,明朝、大清朝在北京城给皇家降温,才应景会有干这一行的。王老七给客人上酸梅汤,不过是遮眼法。他到了夏天是时不时地要买冰的,可以说,没有冰,他这灌汤包子在夏天就没法子做!”
  
  马四爷唾了口唾液,骂道:“操,这个王八蛋,这么简单,把咱们都蒙在鼓里。”他接着问:“那他这肉冻都是什么配料呢?”
  
  袁纪仁显出尴尬说:“爷,小的这事儿还没搞到手。我走近后厨,那个王老七就他妈的窜出来,找个理由把我支开了,我没法子进后厨呀。”
  
  “那小娘们儿对你怎样?”
  
  “好,一百个好!我算是掉进温柔乡了。”
  
  “那就好。”马四爷边说边从抽屉里取出几包东西说:“这是慢性药,谁吃了,不出三个月,就得瘫了。你呢,回去找个空子给王家两个儿子下了,要记住,分开下,别让他们察觉出来。王老七两个儿子先后成了废人,他自然就得把拌肉冻的秘方传给他姑娘,到那时,你,啊,哈哈哈哈。”
  
  从马四爷处出来,袁纪仁不敢再耽搁,急急地往回赶。但是,当他刚刚拐过一处墙角,就看到墙根那儿蹲着一个人。那人一伸腿,袁纪仁差点跌倒。那人掀开头上的草帽,“呼”地站起来说:“我看见了!”袁纪仁立时傻了,这人是他的大舅哥王大宝。
  
  王大宝一把攥住袁纪仁的右手说:“走!”说着,也不管袁纪仁同不同意,拉着他就走。袁纪仁这才感到王大宝的手就仿佛是一双钢钳,钳得他动也动不了。
  
  王大宝拉着袁纪仁走到天桥附近一家老酒馆,要了一斤高粱烧,和袁纪仁你一杯我一杯地喝开了,喝到半酣,那王大宝脸一黑叫道:“马小六!”
  
  袁纪仁一哆嗦,问:“哥,你说什么呢?”
  
图片素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