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学文化 > 传统常识 >

马年到 细说马的文化韵味

类别:传统常识 | 来自:网络整理 | 发布时间:2018-08-19 | 人气值: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不知不觉中,蛇年即将结束,我们又要迎来中华民族最大最隆重的节日—春节。

  

马年到 细说马的文化韵味

  按照咋们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排位,明年是甲午年,对应的十二生肖为马。马,在汉文化中代表的是:速度、力量与高贵;在西方文化中,马(horse)被当做一种神圣的动物,它代表的是:速度、优雅和高贵。可见,尽管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差异,但对马的释义上却相当接近!

  

  在我国古代,马的地位也是极高的。《易经》中认为“乾为马,坤为牛”,用马来象征天。古代还有四时祭马的仪制,春祭马祖(又称为“天驷”),夏祭马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隋、唐之际其风不衰,宋代每年六月二十三日条马神庙。旧时马王庙甚多,香火亦盛,其根源在于对马的崇敬心理。马被视为兴旺、发达的象征。马,给人的印象是十分美好的。英俊、骏逸、骄悍、神速,这些美好的词句,都常常用来形容骏马良驹。马是美的化身。马的形体雄健而协调,修长而匀称。马首昂扬,马背圆平,马的鬃尾丰茂华美,神采飘逸。骏马奔跑起来,鸣声萧萧,蹄声踏踏,英姿飒爽,似虎如龙。

  

  马,作为社会自然动物园里的普通一员,随着人类社会的长期进化,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被称作“六畜之首”。马和人的关系向来是很密切的。古代征战劳作都离不开马,至今虽已在不少地方用机械代替了马,但马仍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马在不少文学作品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历代画家中,以画马出名的大有人在。像古代的“八骏图”,近代徐悲鸿画的马,都闻名遐迩。在古典小说中写到的马也不少,如:送唐僧去西天取经的白龙马;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实为吕布的坐骑);秦琼曾经卖过的黄骤马。人们宠爱马,还缘于马性温顺忠勇,如:妇幼皆知的塞翁失马的故事,就是讲马感恩图报的灵性;《三国演义》中有“刘备的卢马跃檀溪”的经典故事。

  

  马,还是财富象征。《论语》中记载,孔子曾以“有马千驷(即四千匹)”来形容齐景公之富有。《孟子》中记载,孟子曾批评梁惠王“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表明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马所占有的突出地位,也可说明马是财富与实力的重要体现。

  

  马有“真君子”的美称

  

  马不但是吃苦耐劳的动物,而且是家畜里面最有灵性和最为高贵的动物,素有“君子”动物的美称。马不但灵性很高,而且生活比较讲究,又比其它动物吃苦耐劳。一般情况下,一匹马的智力相当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它能根据自己的悟性来完成对同类及人之间的识别。马从出生到死亡,不论是取食还是睡觉,都一直站着。除非遇到不测之险,有病或者死亡的那一刻,绝不会躺下。在古代,伴随人类互相争战的马,晚上还能为军人守营放哨。在人类历史上,不知有多少军人因为有马的保护才幸免于难。公马在种群里,在抵御同类和野兽的攻击和侵袭时,也是勇敢的“卫士”。

  

  马还是十分注重伦理关系的牲畜。上世纪60年代,新疆农大教授哈米提把伊犁昭苏种马场两匹公马驹转到巩留县牛场马队,5年后才把它们带回昭苏种马场。这年夏天,他牵了其中一匹公马准备和种马场的一匹母马进行交配。公马见到母马后非常兴奋地冲了过去,接下来的情形让哈米提感到很纳闷:公马闻了闻母马身上的气味后竟然安静下来,拒绝按照主人的要求进行交配。后来查阅了两匹马的资料后才发现,这两匹马是母子关系。此后,他多次做过类似试验并走访牧民,结果都相同。

  

  自古以来,马始终是人类忠实而勇敢的伙伴,曾经为社会生产力的推进、人类文化的的发展、民族的兴旺发达、国家的富强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同时人类也给马极高的评价,积累了许多关于马的成语,如一马当先、马到成功等。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马产品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看重,马的身价也随之上升。马奶和马肉独特的营养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以生马肉、马奶为主要产品的养马业很快兴起。其实,除生产马奶和马肉外,马的皮、毛、血、骨、蹄、脏器等副产品也可综合利用,以及用胃液、马血清和孕马血清等生产的医疗和生物制品,甚至现在马尿和马粪也被利用起来,孕马尿成了新的生物高科技产品。马浑身是宝现在已成了不争的事实。

  

  马是冷兵器时代重要战争机器

  

马年到 细说马的文化韵味

  人类优先饲养的动物,它耕地拉车,驮物乘骑,为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资源。冷兵器时代,马是战争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连年不休的厮杀征战,立下了数不胜数的汗马功劳。古有这样的说法:“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一个国家、一个部落,良马的数量和骑兵的多少强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其军事实力的象征和标志。人们常把马与英雄传奇人物联系在一起,自古就有“宝马良驹赠英雄”的历史美谈。关云长的赤兔马,斯巴达克的无尾马等,都以独特的传奇色彩载入史册,给人们留下无数激情澎湃的神奇佳话。在画家和文学家的笔下,马又千姿百态,风流万种。徐悲鸿笔下《六骏图》中的烈马横空出世,娇健洒脱。那健劲的四蹄腾空而起,飘逸的马尾随之巅狂而舞,尽展宝马良驹的神采风韵。《前后汉演义》中西楚霸王项羽的战马,越过险滩,跨过溪流,纵横驰骋,在千军万马之中如入无人之境,所向披糜,漫起一道长长的黄尘……演绎出一曲侠肝豪胆、感人至深古战场的传奇颂歌,令人唏嘘喟叹!有关马的文化历史及传奇故事,感人至深,不胜枚举。马的聪明、勇毅、忠诚、耐劳的特征,又给人们留下了无尽而又永恒的思考与启迪。

  

  马是沙场之物,自古以来,名将和名驹总是联系在一起的。《拾遗记》中记载了周穆王八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野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郦道元在《水注经》写到:“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扬雄在《河东赋》中注:“诗古曰:‘翠龙,穆天子所乘马也’”。《古今注》中说秦始皇有七匹名马:“一曰追风,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电,五曰飞翩,六曰铜爵,七曰晨凫“。《西京杂》中记述记九逸之马:“汉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骏足也。名曰浮云、赤电、绝群、逸群、紫燕骝、禄螭骢、龙子、嶙驹、绝尘,号九逸。有来宣能御。”《张转》记载张骞在出使西域中带回乌孙、天马。《西域赞》提及的黄门四骏: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注:孟康曰:“四骏马名”。《曹操传》记载的赤兔马:“吕布有骏马名赤兔,常骑乘之。时人为之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马政论》记载的的卢马:“颡上有白毛谓之的卢。”《后汉书》记载的绝影马:“曹公所乘马名绝影。”《古今注》记载的惊帆马:“曹今有名马名惊帆,言其驰骤烈风举帆之”。等等。

  

  马的历史传说与佳话

  

图片素材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