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国学文化 > 传统常识 >

司马迁为什么称叔孙通为“汉家儒宗”?(2)

类别:传统常识 | 来自:网络整理 | 发布时间:2020-06-29 | 人气值:

  汉代实行孝治实际上得力于汉初思想家的理论阐述,而在推行孝行方面帝王的行为更具有表率意义,因为帝王以孝相标榜会使得从孝到忠的转移来得更加自然。在其它汉初思想家之先,叔孙通已开始了用孝的思想教育汉惠帝。

  

  叔孙通得宠于刘邦之后,于汉高祖九年做了太子太傅,成为一国储君之师。几年以后,刘邦打算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刘盈时,叔孙通极力出面劝阻,称“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并说“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刘邦不得不回答说:“吾听公言。”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叔孙通以太子“仁孝”而且天下共知阻止刘邦易太子,并使刘邦不得不勉强答应,说明刘邦的头脑中已初步形成了孝治的观念;第二,太子是未来的国君,叔孙通用“仁孝”来规范太子,并使太子以仁孝闻名天下,也显然昭示了叔孙通“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至于叔孙通如何用孝教导太子,史无明言,不过,后来的一件事很能说明问题。刘盈做了皇帝后,住在未央宫中,其母吕雉住在东面的长乐宫中。刘盈东朝太后时,每次都必须往来清道,停止交通。因此,为了减少麻烦,便利过往行人,便修筑了复道。可是汉高祖刘邦的衣冠每月从陵寝出游至高庙的道路却在复道之下,叔孙通对惠帝说:“奈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刘盈听后非常恐惧,打算立即拆除。叔孙通则说:“人主无过举。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愿陛下为原庙渭北,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刘盈照做后,刘邦的衣冠每月出游不致经过复道之下了。一方面,这说明叔孙通在极力维护刘盈的威望;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叔孙通的辅佐下,刘盈能以孝作为行为标准,儒家的“尊祖”与“敬宗”观念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惠帝死后,他的谥号上加了个“孝”字,以后诸帝死后也都加上个“孝”字,表示“以孝治天下”之义。

  

  胡适认为:“这一个制度,史家虽没有明文,我们很可以归功于那位叔孙太常。这便是儒教成为国教的第一声。”

图片素材
热门图文